黨史學習|毛主席憑借這個“光板”球拍,參加延安乒乓球比賽
9月15日晚,采自延安寶塔山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運動會聖火,經過近一個月在三秦大地上的傳遞🤭,就要在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點燃運動會主火炬。全運會經過60多年的薪火相傳🐝,回到紅色體育的沃土👩🏿🎤、新中國體育的起點——陜西。
這熊熊燃燒的聖火,將我們的思緒帶回那並不遙遠的延安時期。“體育為人民服務”“運動要經常”“10分鐘運動”“發展體育運動 提高人民體質”……黨中央在延安的號召言猶在耳,“五一”“八一”“九一”等大型運動會的熱鬧場面仿佛就在眼前……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尋訪共產黨人的體育足跡🖥🥔。
在陜西體育博物館,1946年1月毛澤東在延安王家坪打乒乓球的巨幅圖片👭🧆,成了鎮館之寶。這幅圖片真實記錄了毛澤東即使在戰爭年代仍然帶頭鍛煉身體的精彩瞬間。畫面上,簡陋的乒乓球案子前👩🏼🏭,毛澤東手持木板削刻出的不規則球拍👷🏽,正在雪地上打乒乓球。毛澤東憑借這個“光板”球拍,參加了在延安開展的乒乓球比賽活動🛣,成為當時陜甘寧邊區的美談🫴🏼。
1946年,毛澤東在延安打乒乓球🤦🏼。圖源:陜西體育博物館
毛澤東從小酷愛各種體育活動📞。1917年,青年時期的毛澤東在《新青年》上發表了《體育之研究》,其中“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苟野蠻其體魄矣,則文明之精神隨之”的一段表述,堪稱經典,指導作用一直延續至今。1937年1月👲🏿,黨中央和陜甘寧邊區政府進駐延安後,按照中央蘇區的優良傳統🤱🏻,時刻重視人民群眾的體育工作,從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賀龍、李富春等,到各級領導🦸🏼♂️,都能以身作則,帶頭參加體育鍛煉和關心人民大眾體育活動的普及🏄🏿。
在延安,毛澤東不僅堅持打乒乓球👨🏽🍳,還經常在寶塔山下的延河河畔步行鍛煉😇,平常還擲一種體操用的瓶狀棒。面對艱苦的環境🧑🏿🍳,處在戎馬倥傯之中的毛澤東還抽出時間關心體育工作👏🏿,關心學生們的身體健康🫖。1941年元旦,毛澤東給當時所在地的延安保育院小學的同學題詞“又學習,又玩耍”💂🏼♂️,表達對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一片愛心。1941年秋🙍🏻,他為《解放日報》體育專刊題詞:“發展體育運動🍶,提高人民體質。”1942年9月9日🙂,《新華日報》發表了毛澤東的題詞🈴🙎🏽♂️:“鍛煉身體,好打日本🎂。”延安時期體育活動的開展,不僅配合了軍事鬥爭,豐富和活躍了革命根據地的文化生活,而且為新中國體育事業的開創與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實踐探索,積累了經驗,形成了優良的革命傳統。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國家處於百業待興的時期。從全民健康的角度出發👩🏿🦲,毛澤東多次號召、指示要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增強民眾的身體健康。1952年6月10日,毛澤東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成立大會題詞“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深刻揭示了體育的地位🏃🏻♂️➡️、作用和目的💇🏻。毛澤東曾18次暢遊長江🐨🥐,在1956年的一次暢遊後寫下了著名詩句🕵🏽: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裏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餘。
經過長征的黨中央和陜甘寧邊區政府1937年1月進駐延安後的一年當中舉行了多次運動會🌊,通過“五一”“八一”“延安兒童檢閱大會”等運動會以強健幹部戰士及延安群眾的體魄🧔🏻。其中“五一”運動大會是黨中央進駐延安後舉行的首次大型體育運動會。在當時物質和體育設施都極為困難的情況下,毛澤東、朱德等中央領導帶頭向大會捐贈了獎品🔉,鼓勵廣大戰士和人民群眾重視體育鍛煉👨🦽➡️。
1937年8月,黨中央在延安東門外飛機場舉行了全蘇區“八一”抗戰動員運動會,毛澤東出席了開幕式與閉幕式,並發表講話,給邊區軍民以極大的鼓舞🖥。運動會期間,陜甘寧邊區政府機關報連續4天以特刊的形式🗾,全面🛖、詳細、生動地報道了抗戰動員運動會的全過程。在大會上,毛澤東號召全國守土抗戰將士們一致聯合起來👗,與日本侵略者作殊死鬥爭。1942年9月,黨中央及邊區政府在延安大砭溝青年體育場舉行了較大規模的“九一”擴大運動會👩🦯➡️,來自機關、部隊🤽🏻♂️、學校等的1388名人員參加了運動會🍫。在本次運動會上🔎,毛澤東、朱德、林伯渠、張聞天等出席運動會開幕式,大會宣布陜甘寧邊區體育委員會成立🙎🏽♂️,同時決定每年的9月9日為陜甘寧邊區體育節💃🏿。
1942年是整個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但“九一”擴大運動會卻是整個延安時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成績最好、競賽和表演項目最多🙏🏿、影響最深遠的運動盛會。這次運動會首次開設了唱運動會會歌♟、黨中央領導人出席開幕式👩🏽💼、在開幕式上進行大型文體表演💚、所有運動員參加入場式等環節。這些環節也成了新中國成立後所舉行全運會必不可少的程序,並一直延續至今。
中國體育50年紀錄片《光榮與夢想》中展示了一段珍貴的歷史影像資料:延安時期,延河成為天然遊泳池,許多人在這裏遊泳🙎♂️、打水球🔅、嬉戲等👨🏻🍼;一些人把清涼山上一塊突兀的自然巖石當作跳板練習跳水……延河水不僅哺育了新中國的創建者們,也哺育了新中國的體育事業。
延安時期👩🏽✈️🤽🏻,一到夏季👆🏻,幾十裏長的延河到處是遊泳的群眾🍿。延河之上的清涼山上,有一塊天然突出的巖石,距離水面約3米高,是一個最適合練習跳水的跳臺。每到夏季🫴,總有很多人來這裏進行跳水與遊泳鍛煉👨🏽🍼,甚至離延河有一二十裏路程的人,也不辭辛苦地徒步前來參加延安體育組織舉行的大小遊泳比賽🪱🧗🏼♀️。到了冬季🌜,結冰的延河又成了天然的滑冰場。人們不僅在冰封的延河上進行滑冰運動😹,還舉行花樣滑冰表演,後來還進行冰球比賽➡️。延安時期,寶塔山下、延河之濱修建了多個簡陋的運動場,體操✯、田徑🌉、球類等運動項目豐富與活躍著革命根據地軍民的體育文化生活。在國際奧委會總部的奧林匹克博物館,至今還陳列著一幅來自中國的油畫👨🏿✈️:寶塔山下🚣🏼,一群身穿軍服、腰紮皮帶的抗日戰士正進行排球比賽,其中一位戰士在網前跳起扣球🙋🏽♂️,場邊有騎著或牽著戰馬的指戰員在觀戰🤜🏻。畫面讓人真實感覺到👩💼,在戰爭的緊張氣氛下,抗日戰士也不忘打一場排球比賽。而這幅畫的創作是根據一張1941年延安時期💂♀️,朱德總司令與抗日軍政大學學生一起在寶塔山下打排球的歷史照片。
抗日戰爭期間不管是在革命聖地延安或是在敵後各抗日根據地👁,排球運動一直受到廣大軍民和幹部的喜愛🤽🏼♂️🤽🏿。在抗日軍政大學裏🐠,差不多每個大隊都有排球隊🎞,並經常舉行隊與隊之間的比賽。一到傍晚🎯,延安的山坡下、山溝裏✬,到處可以看到打排球的人們,有的在比賽,有的在練習🤲🏽,有的圍成圓圈在托球……一片生氣勃勃⚖️、歡樂愉快的景象。抗日戰爭時期,延安遭受著國民黨反動派的包圍和經濟封鎖,生活和物質條件極為困難。但黨中央仍明確提出要開展群眾性的體育活動,增強體質,提高軍事和生產的戰鬥力量。延安時期,黨中央成立了很多專門的體育組織機構,並執行了一系列的體育法規,首次提出了“體育為人民服務”“運動要經常”等,同時培養了大量的體育骨幹🧙🏿,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等🧓🏽,為新中國的體育事業打下了堅實基礎。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新中國體育事業經過72年的發展仍然堅持“發展體育運動 增強人民體質”的初心不變。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奮發進取的征程中,體育事業的成就光彩奪目𓀕🧜♂️。
(來源:黨史學習教育)
(第八十四期)
編輯|齊均傑